核心提示:
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以抢劫、盗窃、伤害为主,而且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就结合审判实践通过一些案例,谈一下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危害和预防对策:
一、成因
(一)家庭原因:
1、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兄姐的思想行为对未成人的影响很大,未成年人往往以他们的言谈举止为标准来调整自己的言行,家庭成员品行不端,行为不正,会给未成年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继而容易实施不良行为。如被告人田某、17岁,母亲早逝,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酗酒成性,见儿子时常往家偷些物品,不但不加阻止,反而对儿子说:“只要你不杀人就行。”并把儿子偷来的物品卖掉买酒喝,以致李某最终走上犯罪道路,被判刑后李某很后悔,同时也非常怨恨自己的父亲。如父亲对其行为早些制止,是不会有这样的结果的,可以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无原则的迁就,会使孩子产生自私自利和横行霸道的作风,遇事好冲动,不会谦让,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往往就选择以不良的行为方式解决,甚至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如朱某伤害一案:2004年8月的一天下午,17岁的朱某同表弟骑自行车在河边玩,因河边有羊群挡住了朱某的路,朱某摔倒在地,在此放羊的张某瞅了朱某几眼,朱某便问:瞅啥?随后朱某挥拳将张某的牙齿打落4颗,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因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同时监护人又赔偿了张某医药费等经济损失2000元。想一想,如果张某遇事冷静些、谦让些,是不会发生以上事情的。
3、单亲家庭近年来日益增多,孩子在缺失父爱或母爱的家庭中容易造成性格缺陷,对子女身心造成严重伤害,进而使子女变得孤僻、抑郁、憎恨父母,疏远家庭,结交不良朋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如:16岁的丁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因父亲忙于生计无暇照顾他,有一天要去网吧包宿没钱,便去第一小学,遇见学生李某,丁用弹簧刀逼李给点钱,李害怕便去一小宿舍向同学借了五角钱,丁嫌少打了李某,后用所抢的五角钱买香烟花掉,丁某因此换来的却是一年的徒刑,丁的父亲整日在外奔波就是为了能和孩子过上好日子,现在孩子被判了刑,家长似乎觉得生活没有了奔头,如果丁某的家庭是完整的,家长是不会随便让孩子在外过夜的,孩子也不会有机会在外过夜,类似案件也就不会发生。
(二)学校教育是一重要外因:
教育方法的不当,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缺点不正面引导而是训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为追求升学率,往往歧视差生,对其视而不见,使他们失去了对学校的信赖,产生破罐破摔思想,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9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接受完,便辍学回家,过早地流入了社会。如:15岁的郝某因成绩不好退学回家,一天下午无事,在某大桥下的沙滩上遇见被害人王某,让王跟其走,王不从,便威胁说:你不去就把你扔河里。后郝某把王某领到树林内,将其强奸,被判处徒刑四年,郝某的行为给王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他本人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实郝某这个年龄正是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龄,可他却过早地走向社会,而且还犯了罪。
(三)自身因素是直接内因:
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剧变,尽管求知欲增强,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其心理状态仍不稳定,其认识结构,理智等仍未成熟,这种身心发育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易感情用事,善恶不辩,自制力差,易做出越轨举动,在某种偶然因素诱发下,极易走向犯罪。如:王某是一个学习上进,成绩优秀的高中生,一天在学校有个外校生与同学发生矛盾,王某在同学的招呼下参与了此事,并将外校生的眼镜踢碎,致被害人眼睛被扎伤,鉴定为轻伤。案件诉讼到法院后,经调解由被告人王某的法定代理人赔偿了被害人的医药费经济损失5千余元,虽然被害人的损失得到了赔偿,但也因治病不得不休学一年,同时王某也因一时冲动帮别人打仗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开庭审理时经庭审教育王某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认为不该发生这种事,法院量刑时考虑到被告人系未成年人,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王某判处了缓刑,尽管王某重新返回到校园,但在其人生历程中却有了洗不掉的污点。
(四)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诱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部分人员消费生活方式的刺激,使一些少年产生了歪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金钱主义,不惜采用犯罪手段,同时精神垃圾的腐蚀也危害不小,这些内容庸俗,格调低下,以宣扬色情、暴力为主的精神产品极易毒害缺乏辨别能力的少年。如16岁的崔某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家人对其百依百顺,使其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一日在食杂店买烟后遇见被害人韩某,韩管其要烟不给,韩便打了崔一嘴巴,崔掏出刀刺向韩的腹部,致韩急性肝失血死亡,韩某丧失了年轻的生命,也毁了崔某的一生,尽管崔某的监护人赔偿了死者家属的经济损失,但崔某被依法判处了9年的徒刑,幸福的家庭不再存在了,如此惨重的后果使崔某追悔莫及,如果平时不看那些武侠小说,不随身携带刀,就不会有类似事情的发生。
二、危害
未成年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无疑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同时对未成年人本人来讲,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不但给他人、社会带来危害,毁了他人的家庭,也毁了自己的家庭,特别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一旦犯罪被判刑,可以说监狱是个大染缸,不会的一些恶习到那个环境也许就都学会了,做为一名学生,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此来回报社会、回报学校、回报我们的父母、
三、预防对策:
1、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健康的家庭是未成年人顺利成长的重要环境,当发现他与一些不良朋友交往时应及时制止或采取适当的方法把小孩拉出来,预防孩子越滑越远,使他们能够除掉不良行为而健康成长。
2、学校应主动与家长加强联系,随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和与社会交往的情况,家长应正确看待子女的成绩,只要子女尽了最大努力,即使成绩不好也不应责备,而是根据他的特点或特长给以发挥。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把自己的小孩培养成一名对社会有一定贡献的人,就算完成责任。
3、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经常开展普法教育,把学校作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前沿,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把我们的下一代真正教育好。
4、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不让未成年人接触思想不健康、淫秽下流、暴力犯罪等有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娱乐内容,加强对网吧、迪吧、歌厅的管理。中学生到网吧不应是去聊天、寻求刺激,而是应该去开发智力,增长有益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才是真正目的。精神需求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学校、社会应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此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黔江区法院 陈华明)
热门Tag:毒品律师,贩卖毒品律师,运输毒品律师,走私毒品律师,制造毒品律师,死刑律师,死刑复核律师,北京知名毒品律师